中國證券期貨
《中國證券期貨》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,于1993年創(chuàng)辦。是中國唯一同時橫跨證券、期貨兩大領域的全國性經濟類專業(yè)期刊,同時也是我國唯一 一份在海內外公開發(fā)行的證券期貨綜合性專業(yè)經濟刊物。國內統一刊號:CN 11-3889/F,國際標準刊號:ISSN 1008-0651,郵發(fā)代號:2-728,定價:15元,大16開本,中國證券期貨國內外公開發(fā)行。是中國期刊網、龍源國際期刊網、萬方數據系統、中國學術期刊(光盤版)、中國核心期刊(遴選)數據庫等全文收錄期刊、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。
《中國證券期貨》云集了一批擅長于把握資本市場脈搏的專業(yè)資深記者和精銳編輯力量,更擁有國內最強大的專家顧問群,數十位頂尖的海內外權威經濟專家和研究學者,長期為《中國證券期貨》雜志提供獨家撰稿,高屋建甌,真知灼見,形成《中國證券期貨》雜志舉足輕重的媒體影響力,成為中國證券、期貨業(yè)的行業(yè)喉舌和輿論領袖。中國期貨業(yè)協會會長田源先生即為《中國證券期貨》雜志社第一任社長,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默頓.米勒和克萊茵先生、以及被譽為“世界金融期貨之父”的利奧.梅拉梅德都曾先后造訪雜志社。 自2001年11月起,《中國證券期貨》雜志銳意革新,全面強化對中國證券、期貨市場造成重大影響的財經事件的報道力度和分析深度,以大縱深、高容量、零距離的主題報道反映事件全貌,以敏銳的視角和深刻、前瞻、建設性的筆觸揭示事件本質,充分發(fā)揮觀察、解讀、預測的專業(yè)媒體力量,在眾多財經傳媒中獨樹一幟。
隨著股票市場規(guī)模的擴大、品種的豐富、結構的優(yōu)化、功能的發(fā)揮,股票市場對經濟的影響會越來越大,中國股市發(fā)展對宏觀經濟、微觀基礎、消費需求、融資結構、金融穩(wěn)定的影響會與日俱增。股票市場改變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,制約貨幣中介目標的實現,作為資本市場的核心部分,股票市場必將是未來我國貨幣政策傳導的重要渠道。貨幣政策對經濟生活中愈來愈重要的股票市場、公眾越來越關注的股票價格漠不關心顯然是不明智的選擇,會降低貨幣政策的有效性。
中國證券期貨IPO,是指某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(fā)行方式。IPO抑價現象是指首次公開發(fā)行的股票上市后,一般指第一天的市場交易價格遠高于發(fā)行價格,發(fā)行市場與交易市場出現了巨額的價差,導致首次公開發(fā)行存在較高的超額收益率。中國證券期貨西方國家對IPO抑價的理論解釋IPO抑價一直是金融理論界和實務界公認的最具迷惑性難題之一,被冠以“IPO抑價之謎”而成為證券市場歷久不衰的研究熱點,由此出現了眾多著名理論從各種角度來解釋IPO抑價。(一)贏家詛咒假說贏家詛咒假說從投資者的角度對IPO抑價進行了解釋,是現今眾多IPO抑價理論中最具影響力的一個假說。Rock(1986)認為,投資者根據對信息的掌握度可分為兩類:掌握信息和未掌握信息。由于信息的不對稱,使得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和投資意向產生明顯的區(qū)別。
中國證券期貨對于上市公司而言,IRM是一項長期地、需要持續(xù)不斷地進行時間和精力投入的系統工程,其運作績效不僅引起了企業(yè)管理當局的重視,而且也成為資本市場各參與方如監(jiān)管層、券商、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的關注熱點。為衡量IRM的具體功效,就需要對上市公司IRM績效進行評價。中國證券期貨在實務操作中,IRM績效評價已成為上市公司IRM實施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