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貿易數據點評:高技術產品進口進一步下挫
報告摘要 研究部
以美元計價,10月中國出口同比回升至-0.9%,進口同比回升至-6.4%,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至428.1億美元。10月進口和出口增速的回升受季節(jié)性因素影響較大,季調后二者皆有回落,尤其進口增速下挫明顯。
進口低迷除了對應于經濟增長減速外,也與前期人民幣匯率貶值相聯(lián)系。10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“加大適應國內需求的農產品、日用消費品和設備、零部件等進口。培育一批進口貿易促進創(chuàng)新示范區(qū)”,國家政策對于進口的重視程度提高,加之近期人民幣匯率有所升值,倘若中美博弈形勢逐步穩(wěn)定,進口將具備企穩(wěn)回升的基礎。
10月全球經濟有企穩(wěn)態(tài)勢,9月美國宣布對中國超過400種商品排除加征關稅(囊括了500億關稅清單中的約60%及2000億美元清單中的約9%),刺激了中國對美出口的一定修復,這兩個因素使得中國出口增長基本穩(wěn)定。分國別來看,10月中國對美國、歐盟、東盟及其它地區(qū)出口皆有提速,但對日本和香港地區(qū)出口增速有所下降,這符合10月主要地區(qū)制造業(yè)PMI中,只有日本進一步下探的狀況,同時香港政治經濟問題進一步阻礙中國對港出口。“一帶一路”地區(qū)仍然是出口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。
近期中美貿易談判進展積極,商務部發(fā)言人表示中美雙方“同意隨協(xié)議進展,分階段取消加征關稅”;美國也自10月31日起對中國價值3000億美元加征關稅清單產品啟動了排除程序,且對最終排除的商品可以追溯返還已經加征的關稅。倘若關稅范圍能夠較目前有所縮小,中國出口進一步減速的空間將較為有限,底部企穩(wěn)的可能性大增。不過,在5月、8月談判破裂的前車之鑒下,這一方面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,當然,近期中美談判的進展有雙方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基礎,可以對出口形勢謹慎樂觀。
不過,10月中國進口高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的增速進一步下挫,體現(xiàn)中美博弈背后更重要的問題——技術抑制,美國對中國的高技術產品進口可能施加限制,從而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具有負面影響,這是出口沖擊接近見底之后,更需關注的中美沖突的中長期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