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宏觀日報:黎明曙光已現 黑暗期未退潮
宏觀事件
1. 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:公司稅可以更低;美聯儲在降息上行動過于遲緩。
2. 中證報頭版:貨幣調控將重在結構而非總量。
3. 營口沿海銀行和河南伊川農商行因為謠言發(fā)生了擠兌等風險事件。
4. 國務院國有企業(yè)改革領導小組:抓緊研究制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。
5. 第一財經:2020 年提前批地方債申報基本結束,預計額度約為1.29 萬億元。
宏觀數據
1. 歐元區(qū)11 月ZEW經濟景氣指數為-1,前值-23.5;ZEW 經濟現況指數為-19.6,前值-26.4。
2.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:10 月份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.52%,連續(xù)5 個月小幅上升。
3. 前三季度,全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凈增落地項目1348 個、投資額2 萬億元。
4. 中基協(xié):10 月底管理基金規(guī)模13.69 萬億元,較上月增加2986.42 億元,環(huán)比增長2.23%。
5. 銀保監(jiān)會:三季度末,我國銀行業(yè)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284.67 萬億元,同比增長7.7%。
6. 標準普爾:年初以來出現債務違約的企業(yè)有91 家,已超過2018 年全年的水平(82 家)。
今日關注
1. 特朗普彈劾聽證會、美國CPI。
宏觀:周期底部的特征依舊,但對周期啟動的信心進一步增強。數據顯示,10 月首套房貸平均利率連續(xù)5 個月上升,同時前三季度PPP 經落地項目較去年1.5 萬億擴增到2 萬億,顯示出經濟結構性的調整延續(xù)。且伴隨著這種結構性的調整,周期尾端風險釋放的信號進一步增強,年初以來違約企業(yè)增加至91 家,2019 年將成為近三年來違約最高水平,且在尾端過程中,對于金融機構也在“防風險”的釋放(擠兌)和增強(補充資本)的階段。繼續(xù)關注尾部風險釋放帶來的市場調整以及對沖形成的“核心資產”配置窗口。
策略:經濟增長維持底部,通脹維持相對高位
風險點:預期轉變過程中的流動性風險